根据《内江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实施办法》和《关于申报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奖的通知》的规定,学校开展了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、评选工作。在各二级学院和相关部门的积极申报下,共收到27份成果申报材料。6月28日,内江师范学院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召开第十一次会议,对申报材料进行了认真评审。经校长办公会审议,拟评选“内江师范学院育人模式人本化改革与创新”等20项成果获得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奖(见附件)。
任何单位和个人若对公示的教学成果有异议,请在公示之日起7日内以书面形式(包括必要的证明材料)向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办公室(电话:2341652,2340668)提出。单位提出的异议材料需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,写明联系人姓名、通讯地址和电话;个人提出的异议,需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,并写明本人的工作单位、通讯地址和电话。
特此公示
内江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励办公室
2012年7月2日
附件:
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奖拟获奖名单
序号 |
成果完成人 |
成 果 名 称 |
拟获奖等级 |
1 |
曾 良、马元方、谢 峰、吴开腾、王希尧 |
内江师范学院育人模式人本化改革与创新 |
一等奖 |
2 |
陈理宣、慕彦瑾、林海亮、杜高明、卓 进 |
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创新模式实践研究 |
一等奖 |
3 |
黄 辉、廖 红、汪在荣、刘 勇、聂汲昆 |
推行三段四模块教育实践模式,全面提升师范生实践能力 |
一等奖 |
4 |
吴开腾、王新民、曾 意、吴立宝、刘程熙 |
地方高师院校应用型数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|
二等奖 |
5 |
王 彤、王祖明、杨光辉、徐 鹏 |
新媒介视域下文学经典教育和学生生命对话研究和实践 |
二等奖 |
6 |
蔡达锋、薛世华、张 文、方 飞、胡仲秋 |
“分层次,多渠道,开放性,做中学”实践教学新模式 |
二等奖 |
7 |
刘益和、李 尧、张 凯、苟全登、余文春 |
地方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|
二等奖 |
8 |
彭家寅、曾 意、赵思林、吴立宝、潘 超、吕晓亚 |
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|
二等奖 |
9 |
王 斌、申向军、谭伟平、杨忠建、周 勇 |
构建具有地方体育文化特色的多元高师体育课程体系 |
二等奖 |
10 |
高卫红、翁礼明、姚伟民、杜可琦、张 蕾 |
传承与创新: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“渗透式”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|
二等奖 |
11 |
徐祝林、邓国军、李见勇、高 佳、梁明玉 |
构建三大模板 培养创新人才——中国古典文学教学改革成果 |
三等奖 |
12 |
赵思林、李兴贵、潘 超、王新民、吕晓亚 |
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|
三等奖 |
13 |
牟廉明、刘程熙、石勇国、覃燕梅 |
基于“做中学”的“导讲研”一体化教学方法实践 |
三等奖 |
14 |
袁天凤、胡晓东、卢小丽、谢贤健、胡学华 |
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|
三等奖 |
15 |
罗 凯、张 强、李臣英、段汶利、王 璇 |
技与理相融——高师美术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|
三等奖 |
16 |
李 莉、罗再香、黄建华 |
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实践 |
三等奖 |
17 |
钟素花、王 琪、李 山、贺亚男、杨春梅 |
师范生英语学习与文化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|
三等奖 |
18 |
李先敏、吴斌光、邓小明、黄 婧、张光闪 |
深化教学改革,创新科研机制,打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 |
三等奖 |
19 |
赵晓鸿、范雪刚、张 云、胡 艳、何 佳 |
大学生创业平台搭建与创业教育实践 |
三等奖 |
20 |
谭伟平、王 斌、汪海涛、冯亚平、林 建 |
深化校地互动合作,内强体育地方特色——地方高师院校体育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|
三等奖 |